6項傳感器網絡標準出爐
來源:數字音視工程網 編輯:ann 2011-12-29 09:38:10 加入收藏 咨詢
![](http://static.dav01.com/site/onlineExhibition/mould1/images/close.png)
所在單位: | * |
姓名: | * |
手機: | * |
職位: | |
郵箱: | * |
其他聯系方式: | |
咨詢內容: | |
驗證碼: |
|
12月29日消息,據了解,國家傳感器網絡標準組工作組近日正式發布了首批傳感器網6項標準征求意見稿。相關專家認為此項標準的制定在我國物聯網發展上具有里程碑的意義,是我國第一個物聯網行業應用標準。
據悉,我國剛剛完成的首批傳感器網6項標準征求意見稿是在傳感器網絡標準體系框架下,根據產業發展需求,依據標準制定與技術發展規律而制定的。這6項標準對傳感器網絡的總體功能要求及體系架構給出了規定,在國內外傳感器網絡領域術語的基礎上對術語進行了梳理與匯總;并從機械、電氣及軟件三個層面對傳感網中的傳感器接口提出了規范,對傳感網內統一的節點編碼給出了編碼規則。
對此,物聯網產業協會秘書長柏斯維認為:“這6項標準意見稿可以說是物聯網發展以來第一個行業應用標準,在物聯網發展史上可謂是具有里程碑的意義。”
傳感器網絡的發展在物聯網發展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中國通信標準化協會理事會高級顧問周寶信曾表示:“在物聯網發展中,基于感知層的傳感器網絡是物聯網發展中的核心基礎,也是當前的薄弱環節。”“在傳感器產品上,無論是從產業上講還是從應用上看,我國還是比較落后的,大部分產品還是依靠從國外買進。”中國物聯網標準聯合工作組組長張琪也表示。
因此,物聯網發展必須要標準先行。柏斯維十分形象將標準比喻成“路”,先“路”修好后,再規定車輛的行駛。
事實上,在2009年國家總理溫家寶提出“感知中國”以后,11月份工信部就宣布成立了中國傳感網標準工作組,負責組織開展傳感器網絡相關標準的研究和起草工作。截止到2011年12月,工作組已有110家成員單位,成立了13個項目組,并新成立農業應用研究項目組,針對傳感器網絡在農業領域內的應用提出研究計劃,開展具體研究工作。
而近日發布的傳感器網絡6項標準不僅表明我國有了自己的傳感網標準,也標志著我國傳感網產業的科研開發已經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南開大學信息技術科學學院吳功宜教授認為,傳感器網絡標準我國應該做而且應該搶先做“在國際上,傳感器網絡標準還在研究當中。而且,傳感器網絡標準不是一個標準,而是一系列標準。因此,中國插入進去還是很快的,因為中國在傳感器網絡上也做了長期的積累。就此來說標準的制定還是一件好事。”
但是,也有專家冷靜提醒:不要對這6項傳感器網絡標準過早樂觀,要有清醒認識。“物聯網概念本身就是個應用,這6項標準僅僅是在應用接口層做了規定。在物聯網核心技術層面,我國還是很缺乏的。我國物聯網產業可以說是剛剛起步,在這6項規范的基礎上,企業更應該扎扎實實的去做應用,使得標準在應用中發展壯大,并且不斷的完善,實現影響力。”
據了解,6項傳感器網絡標準意見稿主要包括:《總則》、《術語》、《低速無線傳感器網絡網絡層和應用支持子層技術規范》、《信號接口規范》、《信息安全通用技術規范》、《標識傳感節點編碼規范》。
評論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