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電總局扶正互聯網機頂盒
來源:數字音視工程網 編輯:ann 2011-12-26 09:23:00 加入收藏 咨詢
![](http://static.dav01.com/site/onlineExhibition/mould1/images/close.png)
所在單位: | * |
姓名: | * |
手機: | * |
職位: | |
郵箱: | * |
其他聯系方式: | |
咨詢內容: | |
驗證碼: |
|
一向被認為是“地下產業”的互聯網電視機頂盒,獲廣電總局一紙文件扶正。
12月13日,互聯網電視牌照擁有者百視通聯合邁樂數碼、上廣電、創維等20多家互聯網電視機頂盒廠商推出2012年在上海發放100萬臺互聯網電視機頂盒的計劃。12月20日,杭州華數也在深圳與眾多機頂盒廠商,以及百度、PPTV等多家視頻網站提出了聯合發展互聯網電視機頂盒產業的想法。
對于目前已經獲得廣電總局頒發的互聯網電視內容集成牌照的7家廣電系集成商來說,這次大張旗鼓的介入互聯網電視機頂盒產業,其實與近日廣電總局下發的《持有互聯網電視牌照機構運營管理要求》(廣辦發網字[2011]181號)文件(下稱181號文)有著密切的關系。
華數傳媒網絡有限公司CEO勵怡青12月22日告訴本報記者,“與互聯網電視(智能電視)相比,互聯網電視機頂盒可以用更低的成本完成對存量電視市場的互聯網升級,181號文改變了此前廣電打壓這一產業的做法,而是采取疏導的方式讓其成為陽光產業,這給整個產業鏈都帶來了機會。”
在181號文公布后,此前被叫停的一些視頻網站的機頂盒產品也獲得了全新的市場,只要與獲得牌照的7家內容集成商的平臺對接,就可以讓自己的視頻內容獲得除電腦、智能手機、平板電腦外的全新終端支持。
181號文之變
改變了以往通過叫停方式來規范互聯網機頂盒的方式
市場調研公司奧維咨詢的調研報告指出,2011年智能電視的年出貨量將突破340萬臺,而互聯網電視保有量將達到1700萬臺,而到2014年互聯網電視滲透率將上升到80%。
顯然互聯網電視是一個快速增長的增量市場,然而對于中國現有的4.6億臺存量電視市場,如何與互聯網的結合顯然是個難題。之前電信運營商與CNTV、百視通等合作的IPTV目前用戶數量只有1200萬,而要讓更多的存量市場互聯網化,顯然機頂盒是成本最低的一種方式。
記者了解到,此前很多機頂盒廠商已經開始與一些視頻網站合作推出一些互聯網機頂盒,目前在深圳等地其市場規模也達到幾百萬臺的年出貨量,但是這一市場一直沒有得到廣電總局的認可。今年7月,廣電總局下發了《關于嚴禁通過互聯網經機頂盒向電視機終端提供視聽節目服務的通知》,要求視頻網站立即開展自查整改,自行關閉互聯網電視平臺,停止一切銷售、宣傳活動。
然而這次互聯網機頂盒廠商得到了一個利好消息,根據廣電總局傳媒司下發的181號文,廣電總局改變了以往通過叫停方式來規范互聯網機頂盒的方式,轉而引導這個產業的發展。
具體來說,在終端方面,關于業內關注的互聯網電視機頂盒形態,通知規定應在“三網融合”試點地區有計劃地投放,不得擅自擴大機頂盒產品投放的地域范圍。
百視通、杭州華數等內容集成機構選定擬合作的終端產品的類型、廠家、型號后,向廣電總局提交客戶端號碼申請,廣電總局將按照統一分配、批量授權、一機一號等現行的互聯網電視客戶端編號規則,針對合格型號的終端產品授權發放相應的號段,允許在號段范圍內生產終端產品。經授權的集成機構,負責按照唯一原則確定每一臺互聯網電視客戶端的編號。
雖然廣電總局為互聯網機頂盒設立了眾多的條件,但是這個產業畢竟獲得了全新的發展機會。百視通有關人士透露,“我們計劃明年在上海發放100萬臺高清互聯網機頂盒,而三年后全國發放數量將增加到千萬臺,而整個互聯網機頂盒市場將超過2億臺。”
7家集成商的機會
互聯網電視廠商和機頂盒廠商要想銷售產品,就必須與其進行合作
廣電總局的181號文再次重申了互聯網電視終端產品內容監管細則,文件中聲明“互聯網電視內容服務平臺只能接入到總局批準設立的互聯網電視集成平臺上”,同時,“內容服務平臺不能與設立在公共互聯網上的網站進行相互鏈接”,其意在肅整長久以來未經獲批便通過各種終端向電視屏幕輸送互聯網視頻內容的互聯網視頻內容提供商。
此外,181號文還規定,集成機構所選擇合作的互聯網電視終端產品,只能嵌入一個互聯網電視集成平臺的地址,終端產品與平臺之間是完全綁定的關系,集成平臺對終端產品的控制和管理具有唯一性。
這就意味著未來的互聯網電視終端只能對應現有的7家集成平臺商(CNTV、百視通、華數、湖南廣電、南方傳媒、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的內容,而且互聯網電視集成機構應當建立互聯網電視獨立的用戶管理、計費認證體系,不得與傳輸網絡運營商合作進行互聯網電視業務的用戶管理、計費認證工作。
對于杭州華數、百視通等內容集成商來說,這意味著互聯網電視廠商和機頂盒廠商要想銷售產品,就必須與其進行合作。
對此廣電行業專家吳純勇表示,“對于最早獲得牌照的3家內容集成商,這意味著其在互聯網電視內容包銷售外又獲得了全新的機頂盒節目包的銷售收入,2011年互聯網電視節目包銷售規模達到8000多萬元,而更多機頂盒廠商的進入則提供了更大的市場,而且之后還可以發展廣告、付費節目等新的商業模式。”
值得注意的是,互聯網電視與電信運營商主導的IPTV必然將產生競爭,對此杭州華數有關人士指出,“IPTV和互聯網電視的競爭是必然的,但是對于內容集成平臺來說則意味全新的渠道和更多的收入。”
視頻網站各投靠山
民營視頻網站紛紛尋求與7家牌照商合作
與互聯網電視和機頂盒廠商紛紛找到獲得牌照的7家公司合作類似的是,在181號文公布后,民營視頻網站為了獲得全新的互聯網電視和機頂盒終端,也開始紛紛尋求與7家牌照商合作。
記者了解到,僅僅在杭州華數的平臺上,就有淘寶、盛大游戲、盛大閱讀、百度、PPTV、樂視等多家互聯網企業加入其中。與此類似的是,上海文廣百視通也與淘寶、土豆等建立了內容合作關系。
這些都是因為181號文的具體規定:同一互聯網電視集成平臺應當至少為3家以上的互聯網電視內容服務平臺提供集成運營服務。同時開辦互聯網電視集成和內容服務的機構,其內容服務平臺除接入到自身集成平臺外,還應當接入到1家以上其他集成機構開辦的集成平臺。
這一規定就為杭州華數等與多家視頻網站開展合作提供了機會,值得注意的是,181號文還指出,擁有電視版權的內容方可以借助和播出機構的合作開展影視劇的點播服務,但不允許在互聯網電視上與設立在公共互聯網上的網站進行相互鏈接。
181號文還要求內容版權必須是電視播出權,這也就使得大多數互聯網視頻網站難以使用其原有的PC內容積累。顯然在這樣的情況下,包括優酷、土豆、PPTV等視頻網站必須尋求互聯網電視牌照商的合作,尤其一家牌照商合作的機構數量有限,所以這些視頻網站也展開了爭奪,記者了解到包括后來獲得牌照的南廣傳媒、湖南廣電、中國國際廣播電臺等都成為視頻網站爭相合作的對象。
評論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