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攝像機能取代紅外攝像機嗎?
來源:中國數字音視網 作者:tony 編輯:數字音視工程 2010-12-21 00:00:00 加入收藏 咨詢

所在單位: | * |
姓名: | * |
手機: | * |
職位: | |
郵箱: | * |
其他聯系方式: | |
咨詢內容: | |
驗證碼: |
|
激光攝像機在安防領域來說并非新鮮玩意,筆者在09年的深圳安博會上就見到多家企業“重點”展示出了這款產品。如果再追根溯源,早在06年,激光攝像機已經在市面上有應用,但由于其昂貴的價格,使得它的應用范圍只是在森林、碼頭等地特殊的公共領域中。今年在北京安博會中,科達推出的720P高清云臺激光攝像機,則再次將激光攝像機推向了風口浪尖,多家媒體宣稱,紅外攝像機的終結者出現了。
科達在北京安博會展出的激光攝像機
據科達工作人員告訴筆者,此次北京安博會中公司推出的該款高清激光機采用百萬像素視頻傳感器和高性能網絡視頻處理芯片,可提供720p(1280×720)分辨率的高清視頻質量。通過激光紅外部件以及超低照度光元件,該攝像機可在完全黑暗的環境下實現400米高清夜視,同時保證成像清晰。此外,該攝像機還具備高速激光云臺以及18倍光學變焦性能,配合一體化外觀設計以及防水防老化設計,可廣泛適應各種復雜、惡劣的室外環境。筆者獲悉在安博會中,科達主打的優勢即為“高清”,這款720P的激光攝像機讓我們在此領略到高清正在不同領域里和我們接近。
筆者了解到,激光攝像機技術不同于熱紅外成像技術和紅外夜視技術,熱紅外成像技術只能看到人和物體的熱輪廓,看不清物體的真實面目。紅外夜視雖然也能看到目標,但都不能克服紅外光暴,不能隱蔽觀察,容易自我暴露目標,圖像受光波干擾。激光攝像則能在夜間不用可見光也能像白天一樣從監視器上直接觀察人和物的夜視攝像產品。相比目前使用普遍的紅外攝像機,激光攝像機則有使用壽命長、清晰度高、拍攝距離遠(最遠據說可達2公里)、可自動調節鏡頭、低碳無散熱等優勢。
眾所周知,目前國內紅外攝像機在工程使用中已經相當普遍,市場占有率超過50%,這種在中國混的風生水起的攝像機以其低廉的價格,簡單的技術成為工程中的最愛。據筆者估計,95%的攝像機企業均有生產紅外攝像機產品,由此可見他的普及程度。然而,正如前文所說,紅外攝像機的問題并不少,容易產生紅暴、紅外燈壽命短(大部分的紅外攝像機紅外燈故障后就只能更換)、圖像不清晰等等原因使得紅外攝像機成為中國的專有產品,在歐美等國家均不使用該類型攝像機。可是,面對如此多的問題,激光攝像機真能取代紅外攝像機嗎?
太平洋安防市場內展示的紅外攝像機
國內知名的紅外攝像機企業泰視電子回答筆者,短期內激光攝像機并不能取代紅外攝像機,除去激光攝像機的價格過于昂貴外,激光攝像機的監控角度過小也將成為他大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據該工作人員介紹,激光攝像機由于光束高度集中,在監控的角度小,同時近距離的景物也無法看清。同時,該工作人員也表示,目前紅外攝像機技術也在不短發展之中,紅外陣列、置換等技術正成為行業中被看好的新技術,紅外攝像機的明天還相當美好。
三辰科技在展會中展出的紅外攝像機
與此抱有相同觀點的還有深圳三辰科技的營銷總監楊波。作為中國紅外攝像機的始祖,三辰一直為紅外攝像機的技術革新不斷推波助瀾,其推出的“智煥”技術解決了紅外燈壽命等同紅外攝像機的弊端。楊波告訴筆者,激光攝像機談取代紅外攝像機為時尚早,激光攝像機的成本造成在短時間內是很難取代紅外攝像機的市場。同時,楊波表示,激光攝像機更多的運用在中長距離,在大于100米的視頻監控中激光有其特殊的效果,但在小于100米的情況下,紅外攝像機的成像效果反而佳于激光攝像機。最后楊波認為,在未來激光攝像機將更多的運用在森林、海防等特殊領域,紅外攝像機由于其成本低廉將依舊在小區、樓宇等民用領域受到重用。
編輯觀點:任何產品的更新換代都需要一個時間、技術的積累。激光攝像機作為一種攝像機類型其出現的時間也不過短短數年時間,在技術、產品均未定型的情況之下,談取代的確還為時尚早。同時筆者也相信,在之后的發展當中,能否真正取代也還需要市場來檢驗,真正好的產品、好的技術是經得起時間和市場的考驗的。(中國數字音視網原創 作者:唐文泯 轉載請注明)
評論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