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SMBus(流媒體實時總線)技術
來源:中國數字音視網 作者:Tyrael 編輯:數字音視工程 2010-07-22 00:00:00 加入收藏 咨詢

所在單位: | * |
姓名: | * |
手機: | * |
職位: | |
郵箱: | * |
其他聯系方式: | |
咨詢內容: | |
驗證碼: |
|
“流媒體實時總線”技術是飛利信公司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一項可用于并行傳送實時音視頻數據流的交換總線技術,該項技術具有連接簡單、可靠性高、系統延時小的特點。以下我們將此項技術同民用的以太網技術和工業的控制總線技術做個對比:
目前大量基于以太網傳輸協議的交換體系通常采用星型網絡拓撲結構,這種結構,在并發傳輸時采用碰撞機制,沒有傳輸優先權控制,適用于高帶寬傳輸,但在實時性上很差:
1) 多個終端設備之間通過一個核心的數據交換設備實現基于各種協議的數據包交換,所有的終端設備都需要分別與核心數據交換設備進行物理連接,導致了在實際應用場合下布線非常繁瑣,因此這種拓撲方式比較適合于類似網吧、辦公室等終端設備較為集中、并且各終端設備獨立應用的場合;
2) 在需要對從多個終端設備采集數據情況下,各個終端設備輸入的數據都是通過核心數據交換設備轉發給中央控制設備。如果對于數據有嚴格延時要求,必須同時考慮物理時鐘的同步和各個終端數據的處理延時。對于物理時鐘同步,以太網本身沒有物理時鐘信號,因此只能通過數據鏈路做軟同步,存在一定誤差,多路并發則更明顯。因此可以用于純數據傳輸,或者對延時要求不高的場合,例如網絡直播觀眾只需要從網絡傳輸的音頻和視頻信號同步就可以,而無需關心播放時和實際直播現場有多大的延時。
對于工業應用,必須采用嚴格的延時控制和同步控制。因此有一些專用的工業控制總線技術。這些總線技術一般采用總線式拓撲,有嚴格的物理時鐘信號和傳輸優先權控制,但是基本上采用窄帶連接,因為只用傳輸少量的控制信號和采集信號,所以在帶寬能力上有一定限制。
同以上兩種技術比較,“流媒體實時總線”不僅能夠采用高帶寬傳輸,而且能夠嚴格控制延時和傳輸優先權,尤其是針對多路語音、視頻高速同步并發傳輸是一種完美的解決方案。我們通過特殊技術實現了整個系統的時鐘同步,所有終端設備通過串行方式連接。來自各個終端設備的數據被逐級有選擇地上行傳輸至中央控制設備,并且來自中央控制設備的數據被逐級有選擇地下行傳輸至各個終端設備。傳輸帶寬可以從10M到1000M進行調整。在10M模式下可以實現18路 44K/Hz高保真音頻的同步傳送和控制,每路之間最高延時不超過20ms,且延時可控。
“流媒體實時總線”技術作為低延時、高可靠性的實時多媒體數據傳輸技術,具備國際領先技術水平,目前已經申請相關發明專利。
評論comment